要點:
利率的走勢很多時候比利率決議本身更加重要!
高利率會幫助一個國家吸引外資,以此抬高貨幣需求量,繼而使得貨幣升值!
很多外匯交易者在做交易決定時都會對應該對哪些新聞做出反應感到迷茫。曉歌對此的建議是交易者們應緊密關注那些會影響貨幣利率的新聞。在這篇文章里,曉歌將為大家講解為什么利率的變動對貨幣的價值起到決定性的影響。
每種貨幣都自帶利率,而利率就是檢驗一個國家經濟實力強弱的晴雨表。
隨著一個國家經濟的增強,消費者會有更多可支配的收入,而物價也會隨之上漲。其原理就是,我們掙得越多,就會消費越多、越好的商品和服務,繼而我們就會掙得越多。這就形成了一個循環 , 因為商品和服務的總量不會改變,但是市場上會有更多的資金來消費這些商品。所以物價就會上漲,這就被稱為通貨膨脹。
如果通貨膨脹率太高,我們的貨幣將失去很多的購買力。這意味著像面包這樣的普通商品也可能會在某一天漲到令人瞠目結舌的價格,比如100美元一片。雖然這聽起來可能像是一個很牽強的假設,但這在許多通脹率偏高的國家如津巴布韋卻極為普遍。為了制止這種危險事件發生,每個國家的央行就會采取措施,即提高利率,以便在失控之前緩解通脹壓力。
高利率使貸款更加昂貴,從而阻止消費者購買新房、使用信用卡、或是獲取其他的債務。更昂貴的資金也阻礙了公司的擴張。因為許多業務都是通過信貸進行的,而信貸意味著會被收取利息。
高利率的結果就是經濟增長放緩,直到央行開始降低利率。而降低利率則是為了鼓勵經濟增長和擴張。對央行而言,需要在促進經濟增長的同時保持較低的通脹率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平衡。
高利率的作用之一是為了吸引外資。這與其他投資背后的邏輯是一致的,因為投資者都希望尋求盡可能高的回報。而通過提高利率,那些在該國投資的人便可以得到更多的回報。因此,隨著投資者在利率較高的地方進行投資,這個國家的貨幣需求量也就跟著增加了。
那些通過高利率、國內經濟的迅速增長、以及國內金融市場的良好環境來提供最高投資回報的國家往往吸引了最多的外資。道理很簡單:如果一個國家的股票市場表現良好且利率較高,那么外國投資者有很大可能會向該國輸送資本。這就增加了對該國貨幣的需求繼而推動貨幣升值。
眾所周知,對投資者而言,重要的不只是利率本身,利率的走向也是作為分析一個貨幣需求量的關鍵因素。利率的走向一般是根據央行的發言以及會議紀要揣測出來的。這就是為什么投資者們往往會逐字逐句地分析以判斷央行在下次會議上會做出何種可能的利率舉動。所以,利率的走向很多時候會比利率決議本身更重要。
經濟擴張初期的高利率會在很大程度幫助該國貨幣成長和增值。然而,低利率往往說明一個國家艱難的經濟狀況,同時也反映了該國貨幣較低的價值。
比如澳大利亞與美國的利差,在2009年初,隨著美國信貸危機開始慢慢緩解,全球經濟也開始復蘇。美聯儲一度將美元的利率維持在歷史最低水平,但澳大利亞儲備銀行則開始緩慢提升其基準利率。
由于這是澳大利亞經濟擴張的起步階段,想要在澳大利亞投資開公司的外國投資者需要很多的澳元。此外,在對澳元需求量增加的預期下,外匯交易者們也開始買入更多的澳元兌美元。
而這些買入澳元兌美元的交易者們在2009到2011年期間每天享受著至少30澳分的利潤以及額外的分紅。這意味著每一迷你手(即10000貨幣單位)的交易總額會帶來超過3000澳元加上利息的利潤。
曉歌說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外匯市場和利率的關聯!